核心提示:更有甚者,當張浚離開高宗前往督戰之時。與高宗約定“臣當先驅清道,望陛下六龍夙駕,約至汴京。作上元帥。”岳飛卻譏之為“相公得非睡語乎?”于是張浚“憾之終身”?梢,岳飛與當時德高望重的軍事統帥張浚的關系處理中,雖然道出了事實的真相,但是言出無忌,把話講的太真了,這就不僅得罪了張浚。而且還可以想見,也得罪了一批握有重權的其他大將。

本文摘自《船山學刊》2009年02期 作者:肖偉韜 原題為:王夫之《宋論》中岳飛形象的文化解讀
舒士彥于《宋論》點校例言指出:“船山史論兩種,成于最晚之歲。蓋讀史有感,隨事觸發。初無意于為文,故每篇皆不立題目:而于上下古今興亡得失之故,制作輕重之原,均有論列。又自以身丁末運,明幟已易,禹甸為虛,故國之痛。字里行間。尤三致意焉。”的確,王夫之作為明末清初與黃宗羲、顧炎武并稱的三大思想家之一,其思想的博大精深,讓人望洋興嘆:而把亡國之痛、故國之思打并到對傳統文化深刻總結的精神。www.japangoldtube.com
更是讓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作為王夫之史論兩種之一的《宋論》,對抗金名將岳飛的刻畫和論述,在其少有推可的尖銳批判態度中,直以“岳侯”稱之,用惋惜的筆調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和敬意。這固然與他的遺民情結有關,但除卻這個成分,王夫之透過歷史文化層面反思歷史人物[注: 歷史人物是對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物。歷史簡單的概括就是:發生在以前對社會發展有重要作用事,那歷史人物也就不難理解了.當然就是在這些事情中起主導作用的人了。]所達到的高度和廣度,的確讓后人難以企及?梢赃@么說,通過《宋論》及《宋論》中有關岳飛形象的論述及精當的評定,我們可以對岳飛有一個基本的全面了解。
而理解了岳飛。差不多就可以比較清晰的了解南宋初宋王朝與金國之間那場波瀾壯闊的軍事斗爭,以及當時南宋王朝內部各種錯綜復雜的內部斗爭:同時,理解了岳飛,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地了解有宋一代軍事制度和政治制度[注: 政治制度politicalinstitution 定義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會中,統治階級通過組織政權以實現其政治統治的原則和方式的總和。]等一系列文化層面的內部運作規律。反過來而言,要全面真實地把握岳飛這一著名的歷史形象,也只有把岳飛放置在有宋一代整個文化史下加以觀照,才能真正詮讀岳飛這一歷史形象。
眾所周知,南宋初,南宋王朝所面臨的形勢。誠如宋高宗于建炎三年八月所言:“古之有國家而迫于危亡者,不過守與奔而已。今以守則無人,以奔則無地,此所以鰓鰓然……是天地之間,皆大金之國。而尊無二上。”甚至連主戰派的李綱也云:“今欲戰則不足,欲和則不可,莫若先務自治,專以守為策。”因此,在“不亡如縷&r
[1] [2] 下一頁